刷新社会对幼师的认识
怀抱理想,刷新社会对幼师的认识
本文与上一篇文章是相连的。由重庆幼师学校借鉴原文整理发布,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男幼师,能力突出,还对各自的职业规划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,想在幼儿教育领域做些开创性工作,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对幼师的认识。
汪磊想成为一位幼教名师和专家,做幼儿园、家长和社会之间的沟通纽带,让大家认识到幼师不是一个保姆,而是引导孩子体质和心智发展的关键因素;王昌勤想做幼儿健康教育的引导者,真正做到让孩子在运动中享受快乐。
第一次扮演爸爸
杨晓龙本是小学音乐教师,机缘巧合考入重庆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,教的是小班,让当年不到24岁的他,来担任爸爸妈妈的角色,家长们犯了难。杨晓龙坚信“心大于术”,从笨办法开始,记牢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和特征,仔细观察他们的一日生活,每次家长来接送时,能准确地说出每个孩子身上的“熊”性和闪光点,家长的好反响便慢慢收集来了,“小伙子不错,肯关心,懂孩子。”小班的孩子,刚离开父母,最缺乏安全感,杨晓龙因材施教,采用“放抑”之道,外向的、好动的、总想引发注意力的孩子,适度压一压;性格内向、只想做个安静美男子的,杨晓龙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,用他擅长的音乐游戏和音乐活动,引发小朋友的好奇心,最终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。一年后,在学校“老师像妈妈”的评选活动中,家长们自由投票,杨晓龙上榜了。重庆幼师学校欢迎你的到来
韩流街舞进课堂
多年的音乐素养,使杨晓龙敏锐地感觉到,幼儿园小班的孩子,既不像父母期望的那样爱上古典音乐,也不喜欢传唱率极高的流行歌曲,而是喜欢律动感极强的音乐。他在流行的韩文歌里找到了这个特质:快节奏,律动强,听了就想扭一扭,付诸实践果然如此。他的音乐活动课和音乐游戏课,不少背景音乐由韩文歌创编而来,并引入热门的街舞元素,幼儿园一日生活,当孩子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情感时,他会示范并鼓励孩子唱出来。两年幼师当下来,他明显感觉孩子的音乐才华提升很快。他所演示的《寻宝》课上,寻宝历经的惊险、惊喜、惊吓,全部随着音乐的顿点起承转合,孩子们相当投入,极富感染力。
男幼师是珍稀物种,杨晓龙坦言,男生家长很欣慰,女生家长难免觉得不便,若论理想,他希望有一天能带男生班,把他擅长的户外活动、音乐律动完整贯穿到教学实践中,从小班带到大班,三年后效果一定非常棒。他很期待重庆能有专门的男幼师沙龙,他称对幼师事业足够热爱,园领导也支持,但偶尔有孤单之感。他的同学大多在做小学老师。我问同龄人如何看他的选择?他说既不支持也不反对,言谈间颇有90后的质直无伪。临别时,陪同杨晓龙参加最美幼师颁奖礼的亲友团一再叮嘱记者要多宣传,因为当男幼师不易。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表面风光的男幼师们,仍在抵抗个人理想和普世价值的落差。重庆幼师学校欢迎你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