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“文化”停留
日期:2019-11-01 11:06 来源:网络整理 阅读:69
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,是一个国家持续兴旺发达的内在动力,现如今全球大力发展,西方的文化开始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,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国人对于文化的看法,民族文化逐步被忘却。聚焦我们的教育现状,课程设置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可谓是支离破碎、一知半解,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化、机械化,使得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眼中缺失。
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,除了道家、法家、儒家文化这几个主要内容外,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,如名家文化、墨家文化等等,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文化修养、审美情趣、个性品质、人格锻造等多方面。少年强则**强,面对现如今孩子对于西方文化的崇拜,对于本国文化的忽视,如何用传统文化的精华,为我们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,从事教书育人的我们已义不容辞。
校园内的环境可以尝试着外显我们的传统文化,可以借助学校的电子屏幕、各类橱窗等媒介加以熏陶;课堂教学可以尝试着真切地传授经典文化,每一个科目都内含着独特的传统文化:语文多涉及文化的知识传授,数学多涉及文化的思维传授,英语多涉及文化的对比吸纳,科学多涉及文化的智慧传授,体育多涉及文化的强健体魄,音美多涉及文化的乐感和美感,思品多涉及文化的思想领悟,信息多涉及文化的综合体验。结合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内化,再加以活动的多方面的开展和渗透,来引领我们的学生和文化的牵手,对传统感悟。
要教给学生一杯水,我们重庆幼师教师就要有长流水,要想把文化留在我们的身边,我们要做的便是“愚公移山”的工作,我们潜心着、静候着: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孩子的一点一滴。
展开更多